观点 | 2035年的世界、中国与国家高新区
· 2018-09-12 来源:长城战略咨询
摘要:今年适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,也是国家高新区发展30周年。1988年,中国产生第一个国家高新区,如今已三十而立。如果硅谷是世界科技前沿的灯塔,那么以中关村为代表的168家国家高新区,应当是中国科技创新前沿的灯塔。2018年以来,对于中国科技创新的争议和担忧层出不穷,其中的非议与误会不必多谈。但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,面向未来20年,承载着近十万亿GDP、全国35%研发经费投入的国家高新区应当如何作为?本文试做探析。
30年来,国家高新区以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实践,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融通、创新与创业互动,谱写了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,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,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光辉旗帜和重要战略力量。同时,也应当深刻认识到,以世界一流园区为代表的先进高新区,已经面临着难有对标对象的“无人之境”发展难题。
为此,国家高新区有必要尽快树立超越发展思维,并以2035年为基准,充分认识未来世界与中国发展趋势与自身使命,加快建立起新的发展逻辑与话语体系,持续为全球科技进步、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、新方案、新样板和新能量。
一、未来20年世界与中国发展形势预测
未来全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将迎来重大变革
我们针对世界未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出了6项预测:
第一,未来技术发展呈现群体性、融合性、颠覆性、硬异性四大特征,今后15-20年全球战略必争领域聚焦在人工智能、空间技术与工程、自动驾驶汽车、细胞研究、先进材料、再生能源、节能技术、物联网等八大技术领域。
第二,跨界融通成为未来产业发展最大特征,“N+X”新业态持续涌现,以未来产业战略必争点集中出现在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生命健康、自动驾驶、航天航空、新能源、智能芯片、先进材料、3D打印、混合显示等十大新兴产业将在全球创新高地爆发。
第三,未来大部分国家将进入新经济建设阶段 ,全球将基本完成新旧生产方式的转化。 在一转化过程中,“换场思维”将起到关键性作用,而硬科技、独角兽、场景是未来生产方式换场的三大标志。
第四,智能化、零工经济、体验经济成为重要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主流趋势,智能高效便捷的生产生活、自由灵活的职业选择、丰富多样的休闲体验均将成为现实。
第五,社会进入“微粒社会”时代。伴随技术进步,2035年人类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将达到80%,传统工作逐渐被自动化程序替代,人类在物质精神自由上有了更充实的选择,由“经济人”回归到“自然人”,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因此失效,精准预测、技术治理等技术治理将成为新的社会治理方式。
第六,2030年世界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6%,世界城市人口将从2015年的40亿增长到2050年的63亿,伴随这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,未来城市发展将呈现出智能化、无界化、网络化三大特征。
2035年中国有望实现“三个引领”:新经济、原始创新、思想市场
按照预测,2035年中国经济体量稳居世界第一,国家实力迈入“强时代”,“强实力”成为主要彰显,有望实现新经济、原始创新、思想市场三大领域引领全球。届时,中国的新经济场景应用趋于成熟,成为世界新经济主导国;世界级原始创新、科技企业不断涌现,“中国创”成为新旗帜,彰显首位创新实力;国内思想市场在充分吸收海派文化基础上,将由逐步成熟迈向自由繁荣,引领共同经济惠及全球,中国文化软实力得到彰显认可。
二、面向未来,国家高新区要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
新时代高新区的“又高又新”,即高质量与新经济。习近平考察大连高新区工作时,提到“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,也是创新的孵化器”、“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、发展潜力大不大,关键是看能不能把“高”和“新”两篇文章做实做好”,嘱托高新区要承担起领跑“高质量”发展,引领“新经济”时代的重大使命。
首先,高新区要承载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。面向未来,高新区要通过构建爆发式生长的新经济形态、平台化融合的自组织生态、绿色高效的超级智能社会、开放多元繁荣的科技文明氛围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环境,成为新科学新经济新社会的研究中心、创造中心、场景中心。
其次,高新区要以“五个聚焦”为着眼点,确立五大定位。
聚焦首位创新,以持续的创造力引领全球科技创新,成为世界原始创新的引领区;
聚焦新经济,以持续的爆发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成为全球前沿新兴产业的原创区;
聚焦人本,以持续的包容力创造新时代前沿的模式、制度和文化,成为率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善区;
聚焦协调发展,以持续的共享力带动区域发展,成为辐射区域平衡协调的增长极增长带;
聚焦共同经济,以持续的国际影响力、感召力、塑造力助推中国崛起,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先行区。
(编辑:闫怀文、徐鹏)
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技园区观察,标题有改动,作者系长城战略咨询区域自创区部 项目经理 原文为《国家高新区2035发展愿景》节选。